20 Feb 2019作者:本站編輯
2月19日是傳統佳節元宵節。南方的湯圓、北方的元宵,明月花燈,美食美景,真是一個美好的日子.2月18日,在元宵節前夕,江城晚報社小記者走了吉林豐迪食品參觀了元宵的制作過程還在工人師傅的指導下親自動手制作了元宵,最后,還把自己的勞動成果美美地帶回了家。走進車間大開眼界
18日8點剛過,就有不少小記者提前守候在豐迪食品廠院里,靜靜地排好隊,等待人場。
9點鐘,第一組參與活動的50名小記者換上了潔白的工作服,戴上口置、穿好鞋套,然后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經過風淋、消霉等清潔程序后,進入了生產車間。
整潔明亮、一塵不染是串迪食品廠生產車間給小記者的第一印象。
據介紹,吉林市豐迪食品廠是一家以生產速凍食品為主的民營企業豐迪食品廠主要產品包括:手工水餃系列,面點系列、月餅系列、甜黏玉米系列以及其他應季美食。公司堅持以食品“為質量方針,幾年來源源不斷地給顧客提供了各種營養美味的產品,在消費者心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譽,豐迪豆沙包,尤其懸小朋友們的最愛。
來到生產車間,豐迪食品廠生產廠長李秀娟首先為小記者們價紹了傳統美食元尚的制作要點:一揉,二做,三稱,四按,五包,六量,七揉,八故,還為大家展示了豐迪元宵的各種餡料,芝麻、花生、核桃仁、松仁、盛棗玫瑰。藍...看得小記者們食欲大開。下來,由車間師傅為大家演示包制元背的過程,小記者們個個目不轉睛,因為馬上他們就要完成海簾48個元宵的制作任務了。包完元宵有驚喜
小記者們現場制作的是 五仁餡元宵。豐迪元宵皮薄餡大,對皮重要求很高,每個元宵皮的重量為17克-18克在現場,每個案前都有一臺電子秤,用來稱皮重。師傅一聲令下,開始包元宵了!小記者們首先拿起案上的江米面團,揪下一個個小面團后放在秤上稱重,重量達標后,就在小面團上按一個圓坑,然后放進備好的五仁館,捏一捏,滾一潑,一個元宵就包好了。
船營區第四小學的叢佳任同學第一個完成了滿簾的包制任務,她的手法嫻熟,包出的元宵均勻無瑕,連車間師傅都對她伸出了大拇指。而第二名徐若鈞同學也很有章法,他先把面團稱好重量,一個個碼在一旁備用,然后集中火力包餡兒,同樣十分迅速地完成了任務。
半個小時后,所有小記者都完成了包制任務,他們的成品被工作人員送去冷凍,以便打包帶回家,而在等待的時間里,食品廠的工作人員則貼心地為小記者們送來了水煮湯圓、炸芝麻球和玉米面蒸餃。這真是個意外的驚喜,小記者們大口吃著,邊吃邊發出贊嘆:“真香!
通力合作效率高
11點20分,伴隨著第二組最后一名小記者將最后一個元宵放入簾內,孩子們也心滿意足地來到廠區集合,等待領回自己包好的元宵。因為熟練程度不同,有的孩子超額完成任務,領回了兩袋元宵:有的孩子稍慢點,領回了一袋元宵,但他們的喜悅是相同的他們學會 了制作元宵、學會了溝通協作.還在勞動之余品嘗了勝利果實,豈不快01
張瑞軒宇和劉雨歌本來素不相識,因為這次活動成為“鄰居”張瑞軒宇手快,很快就包好了48個元宵,看到“鄰居”劉雨歌才完成半,便主動過去幫助她,兩人通力合作,很快就雙雙告捷。
有的小記者則在包制過程中對工”人師傅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宇文浚淇一邊包元宵邊對工人師傅說:“我覺得面團有些硬,如果改進一下,再軟一些,口感可能會更好。
家長為本次活動點贊
小記者陳天毅的姥姥參觀完了記者的活動后,對本次活動點了個贊?!笆紫群⒆拥玫搅隋憻?,下了車間,當了一次小工人’。最難得的是,孩子在勞動中體會到了傳統文化的內涵,這是十分寶貴的經歷?!?br />
小記者劉柏彤的爸爸則在品嘗了豐迪湯圓后購買了幾袋豐迪食品。二合雪鄉之旅、五家山露營、文化大講堂博物館研學,劉柏形都參加了,他的爸爸見證了女兒在每次活動過后的進步與成長,他積極鼓勵孩子多多參與小記者活動,因為玩中有學,學中受益,一舉兩得。
小記者賈簫瞳這次帶了兩袋元宵回家.她對這次活動的評價是“非常好玩”。賈簫瞳的奶奶說,孫女在成為小記者之前膽子小,參加演講經常嚇得忘詞。但參加過幾次小記者活動后,孫女上臺演講大方多了,去年還競聘成為紅色故事講解員。她十分感謝小記者活動的組織者,更感激市校園記者協會這個溫暖、博愛的大家庭。